文/许霏 中共宁国市委党校
安徽省宁国市是国内最早命名的“中国山核桃之乡”。“小山变大山”是宁国市以村民组为单位,破解山场碎片化难题,推动山核桃产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原创改革形式。
截至2024年7月20日,全市67个村民组1723户林农已完成置换工作,整合山场涉及总面积6.5万亩,单户山场平均减少5.05片,最多减少20余片。2023年,首个“小山变大山”试点村——南极乡杨狮村实现村集体经营性收入70.4万,同比增长90.68%。
改革的优势已然呈现出来。
“小山变大山”为何步调不一
宁国市19个乡镇街道中有9个乡镇有山核桃分布,9个乡镇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2022年—2024年)呈现出时间与空间上的不均衡现状。具体原因如下:
产业基础不同。宁国市9个产区中,南极乡、甲路镇、万家乡一直处于优势地位,体现在山核桃面积、产量、产值、从业人数、企业数量、人均收入、收入占比上,三个乡镇总体上以山核桃为主导产业。如,南极乡山核桃林面积7.5万亩,年产量400-500万斤,产值达到亿元,山核桃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为60%;万家乡山核桃林面积7.5万亩,年产量500万斤,产值1.2亿元,山核桃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为70%;甲路镇山核桃林面积7.1万亩,年产量300万斤,产值8000多万元,从业人员1.2万人,山核桃加工企业4家。与其他6个乡镇相比,这三个乡镇多年来都是全市山核桃产业中的“佼佼者”“优等生”,良好的产业基础使“小山变大山”改革得到群众积极响应、山场的整合进程非常顺利。
思想认知差异。各产区在时间、空间上改革创新意识程度不同。改革初期,各产区林农的传统观念、短视眼光、守旧心理成为改革前期的主要阻碍。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产区思想开放、认知较高的林农认识到改革的必然性和重要性,开始参与到“小山变大山”改革和山核桃产业振兴相关行动中:
2019年,万家乡云山村里村村民组完成宁国市第一例“一山多户”成片托管;2020年1月1日,甲路镇石门村山脚下村民组率先在国内产区自发签订禁用除草剂承诺书;2022年1月,南极乡杨狮村茶厂组率先完成“小山变大山”改革;2022年霞西镇石柱村试点成立宁国市霞西镇石柱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成为安徽集体经济组织全程托管山核桃的首例。
奖励程度区别。宁国市委、市政府系统制定了《宁国市2022年山核桃产业振兴五年行动方案》 《宁国山核桃产业振兴行动(一产)2022年实施细则》 《宁国山核桃产业振兴行动(一产)2022年补充实施细则》。每年专项配套1500万元扶持资金,对完成第一轮“小山变大山”的村民组奖补5万元工作经费,对第二轮的奖补10万-15万元;将完成“小山变大山”作为山核桃现代科技示范基地立项前置条件,每个示范基地奖补20万-100万不等;同时优先纳入国储林基地建设、林业和农业方面其他奖补政策及项目范畴。
另外,不同乡镇还拨付不同额度的乡本级专项扶持资金。完成和未完成、先完成和后完成的乡镇得到的奖励有高低之差,得到奖励的和奖励高的乡镇就会有更多资金和资本投入本地区产业振兴中,收益也就越来越多,反之亦然。经济学“马太效应”奏效的同时也会让产区间改革与否和改革先后的收益差距越拉越大。
“小山变大山”优化对策
对于有发展山核桃产业空间和潜力的乡镇,要积极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典型做法,探索具有本地发展特色的实践模式和做法,建议出台以下措施:
多方施策解放群众思想。大部分村民对“小山变大山”改革存在诸多质疑,建议有关乡镇党委政府要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主观能动性。一是党员代表率先干。通过召开乡村两级党员会议和“一改两为显担当 代表先行作表率”等主题实践活动,号召党员、人大代表、村民代表带头参与,统一本地党员、代表思想。通过部分党员、代表主动到村民家中宣传参与“小山变大山”后带来的时间、管理成本下降等实际好处,动员亲朋邻里村民共同参与,形成推广辐射效应。二是专家指导解质疑。成立山核桃科技特派员工作站,以市林业事业发展中心6名山核桃产业振兴科技特派员为主体,利用工作日间隙和周末休息时间,深入村组与林农面对面沟通交流,回应质疑,并详细讲解“小山变大山”后带来的好处,免除林农后顾之忧。三是干部跟进定明细。乡村两级干部在日常下队做好宣传动员工作的同时,对于林农在开展“小山变大山”中反映的山场边界测定、林道修复、协商定片等问题,第一时间跟进解决;对于已完成整合的村民组,第一时间组织召开村民大会,厘清整合程序,规范整合流程,并集体签订协议,按下改革的“红手印”。
做好产业中、长期规划。“小山变大山”是山核桃产业振兴的重要内容,建议有关乡镇要坚持长短结合,统筹设计。一是周密做好短期配套。乡镇党委政府聚焦山核桃产业提质发展“一盘棋”,同步全面推进山核桃林地禁用除草剂、林地托管经营和果蒲张网采收,并组建专业化割草队。与整合成“大山”的林农相比,未整合的“小山”林农经营成本进一步降低,可有效促进“小山变大山”工作的开展。二是稳步推进长远建设。乡镇党委政府要立足山核桃优势产业区功能定位,充分发挥市山核桃产业振兴扶持资金和乡本级专项资金撬动作用,系统开展政策资金奖补、林区道路硬化、单轨运输机建设、污水处理厂建设等基础设施提升工作,在整合完毕的山场逐步推开山核桃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实现山核桃林地全流程科学化管护。鼓励各村进一步发展村集体经济,成立三农服务公司,形成由经济合作组织抱团推进“林地托管经营+无人机飞防+林下套种”等立体化服务,促进山核桃产业整村协同发展。围绕山核桃区域品牌打造,积极探索乡镇电商直播间建设和网络品牌营销,整合全乡镇各类电商网点和各类网络红人,着力打造和推动拥有绿色食品认证的山核桃品牌在网上打开销路,打好山核桃产业振兴“组合拳”。
真情保障林农根本利益。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让广大林农享受改革带来的红利,实现节本增效、林农增收的目标,各地要以“为民办实事”为落脚点,做实做细各项服务工作。一是常态化摸排。建立党员“乡—村—组—户”四级包保责任体系,将全乡镇按照村民组划分为若干小网格,推动乡村两级干部常态化走村入户,全面摸排掌握林农在山场整合、禁用除草剂、张网采收等方面的困难问题,梳理汇总后立即研究,加以解决。二是精准化施策。针对全乡镇各村民组山场地形差异问题,在大方向不变的前提下,安排乡联村领导下沉村民组,根据实地考察情况量身定制提升措施。三是无痕化治理。通过党组织、党员以及人大代表等群体广泛开展宣传动员,开展科技示范户评定、红榜张贴禁用除草剂人员名单等措施,充分提高广大林农参与到山核桃产业振兴工作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探索出形式多样的整合方式,营造浓厚的改革氛围。各村民组在每户保大片、友好协商的基础上,系统推进山核桃林的山场整合,有效降低因“一户多山”“边界不清”引起的摩擦,促进了邻里和干群关系的和谐,在随风潜入夜中把温暖送到林农心坎上,在润物细无声中把治理落实到基层最深处。
· 本站隶属于中國防偽碼查詢中心有限公司 注册编号∶ 1766923 China anti-counterfeiting code inquiry Centre Limited 网站备案:京ICP备13034703号-1
· CopyRight 2008-2017,Powered By http://www.95365.org Inc.All Rights Resered QQ:824336698 邮箱:fangweima@163.com 电话:4001153315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北京网络公安 国际联网备案 北京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 本网除注明来源中国365防伪网的文章外,其他均为来源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负任何责任。
(C)版权所有 中国防伪码查询中心 京ICP备090147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