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高空挑战第一人失手坠楼事件近日引发关注,12月8日下午,有记者从长沙天心公安分局了解到,死者吴咏宁具体死亡时间为11月8日下午,系从顶楼附属物坠到顶楼楼顶导致死亡。据警方通报,2017年11月9日6时50分,天心公安分局坡子街派出所接到报警称,辖区某大楼楼顶发现一名男子死亡。天心公安分局迅速派警开展调查处置工作。综合现场勘查、走访调查、调阅监控和法医检验等情况,死者吴某某(男,26岁,湖南宁乡人)死亡时间在11月8日下午,死亡原因系高坠身亡,排除他杀。吴咏宁此前曾在陌陌等多个直播平台发布高空挑战视频,粉丝众多。
我们为吴咏宁的不幸坠亡感到难过和伤痛,毕竟一个鲜活的生命说没就没了,但痛定思痛,我们仍然有必要去反思高空挑战行为背后的法律问题,以供更多仿效者、围观者引以为戒。以上帝的视角俯瞰城市——这种爬高楼的极限运动,已然从国外来到我们身边,爬楼者吴咏宁正是这个行列中的佼佼者。爬高楼行为不仅涉及爬楼者的安全,还涉及公共安全等诸多法律问题。
爬楼行为违法吗?造成伤亡谁担责?爬楼族自己又怎么看待这些问题?
爬楼是自由行动么
据了解,“爬楼族”最早起源于爬楼摄影。摄影爱好者为满足高空拍摄的需求,登上高楼顶部寻找机位(拍摄地点),记录城市风貌。后来,一些人为寻求刺激,渐渐背离了爬楼的初衷,衍生出为爬楼而爬楼的极限酷跑或极限自拍等。
拥有三年爬楼摄影经验的孙先生告诉记者,爬楼摄影与为了炫耀自身、博取眼球而进行高空自拍或极限运动爱好者完全不同。“我们的圈子里,会明确告诉大家爬楼时注意不要影响居民,不能做危险动作,更不能随意破坏公共设施,有保安制止时要及时离开。”孙先生说。资深爬楼摄影师影叶也表示:“我们一般从大楼内部乘坐电梯、爬楼梯登上大楼楼顶,危险系数很低。而不是从大楼外部徒手攀爬,模仿‘蜘蛛侠’。”
这是否意味着“爬楼摄影”不会涉嫌违法?记者调查发现,由于很多高层大楼的楼顶不对外开放,想到楼顶进行拍摄的爬楼者往往要进行伪装避开保安,甚至溜门撬锁,偷偷潜入楼顶。
“无论是从大楼内部爬上楼顶,还是从外部徒手攀爬,都必须经过建筑物所有人、共有人或管理人的同意,否则,就侵犯了他们对建筑物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权益。”北京志霖律师事务所副主任赵占领表示,虽然爬楼摄影与极限运动危险系数不同,但是都必须经过建筑物产权人的同意,才能进行攀爬。另外,他提醒“爬楼族”,如果攀爬行为造成建筑物或物品损坏,建筑物的产权人有权要求攀爬人赔偿。
对于为吸引眼球的“蜘蛛侠”式爬楼,赵占领认为,没有任何保护措施徒手攀爬,发生危险的概率很大,一旦发生意外,不仅自身生命存在危险,从高楼上掉下,也可能危及路人安全。另外,如果在闹市区爬楼,让路人误以为有人自杀,引起围观、交通堵塞等,则可能涉及扰乱公共秩序而受到拘留等行政处罚。
爬楼造成事故谁担责
国际知名的中国“爬楼族”Blackstation曾爆料自己的一段爬楼经历:为拍摄国庆烟花,他曾爬上某高楼楼顶,刚好那天是国庆节的前一天,保安将门反锁后回家欢度假期去了。这一锁就要锁一个礼拜,如果出不去他可能丢掉性命。最后,他用手机仅有的一点电拨通了110,警察将他解救下来。“摩天大厦虽然是观赏美景的好平台,有时也是杀人于无形的‘牢狱’。”Blackstation说。
8月5日,微博上一组“4个年轻人攀爬世界第十高楼——南京紫峰大厦”的照片和视频引发网友关注,他们自称“重庆爬楼党”,视频中他们举着自拍杆坐在楼顶不到两平方米的平台上,令观者惊心动魄。
经历惊心动魄,安全却成隐患。不当爬楼一旦造成伤亡,责任该如何承担?有网友提出,应当要求物业公司承担管理疏忽的责任,因为是他们疏于管理才让爬楼者有机可乘。
赵占领分析认为,这个问题需要分情况讨论。如果物业公司禁止爬楼,并作出明确标识,还有人爬楼并造成损害,则应当由爬楼者自己承担责任;如果爬楼经过物业公司同意,则物业公司具有尽职提醒义务,如果没有提醒,则应当对伤亡后果承担相应责任。但这只是次要责任,不是主要责任。
同时,赵占领还提醒爬楼者:“如果爬楼过程中,对大楼造成损害,或者物品坠落使他人受伤,爬楼者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爬楼与安全如何两全其美
“‘爬楼族’很重要,请多给我们一些机会。”影叶表示,他们只是想从独特的角度记录每一座城市的美景,将大家平时发现不到的景色展现出来,“大家平时看到的很多城市宣传大片,都出自我们之手。”
记者调查了解到,拥有最多200米以上摩天大厦的上海,是中国“爬楼族”的发源地和“朝圣地”。但即便是在上海,“楼源”也屈指可数。这就使得一些摄影爱好者铤而走险,私自爬楼去寻找秘密机位。
有“爬楼族”建议,可以学习东京、巴黎等国外大城市,在城市中建设更多开放性商业观景平台;拍摄过程中安保人员陪同,保证安全;对于优秀作品授权大楼物管和政府宣传使用,多方合作共赢。
对此,赵占领表示同意:“这既可以满足‘爬楼族’的爱好,也能更好地保证安全,值得提倡。”
· 本站隶属于中國防偽碼查詢中心有限公司 注册编号∶ 1766923 China anti-counterfeiting code inquiry Centre Limited 网站备案:京ICP备13034703号-1
· CopyRight 2008-2017,Powered By http://www.95365.org Inc.All Rights Resered QQ:824336698 邮箱:fangweima@163.com 电话:4001153315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北京网络公安 国际联网备案 北京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 本网除注明来源中国365防伪网的文章外,其他均为来源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负任何责任。
(C)版权所有 中国防伪码查询中心 京ICP备090147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