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设计程序,8岁研发云计算平台,14岁签约‘麻省理工大学’。”近日,来自山东莱阳的“14岁神童”李某某经历了一次人生过山车。12月12日《法制晚报》报道,12月11日“莱阳市教育体育局”微信公众号发布了《莱阳教体局通报14岁神童签约麻省理工调查结果:核实不严》,通报中称“由于我们核实不严,导致12月1日发布的‘莱阳第二实验中学李某某与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成功签约’为失实消息。”
我们生活在一个“神童”出没的时代,崇拜着“神童”,因而会人为制造着“神童”。“神童”带着天赋异禀的光环,可以跨越凡俗子弟可能要经历的苦行僧般的成长岁月。这么说,不是为莱阳教育、相关媒体和家长找台阶,而是提供一个反思“失实消息”从何而来的视角——如果教育不能扎实践行教书育人,功利教育抬头对孩子将是一场灾难。
李某某是不是神童,不是最值得关注的问题。没有被麻省理工录取或者没有参加一些国际论坛,不能证明他优秀还是不优秀,问题是:当地教育部门为何要把李某某家长当初捏造的成绩当做了自己的教育成果?
神童的确有,但在比例上绝对是极少数,神童代表不了整体教育的水平,更代表不了一个地方教育质量;神童也很难复制,地方教育部门为了“宣传需要”推举“神童”,其实对绝大多数天资一般的孩子而言,可借鉴的价值不大。更多的孩子是需要一步一个脚印,长时间的积累后方能有所建树。从引导学生成长角度考虑,以遇困难不放弃、钻研动手意识、品学兼优等角度来宣传李某某,或许更符合教育初心。
而当地教育部门这篇“宣传稿”里不少措辞,却让人看到一些或与初心相悖的苗头:“创造了莱阳教育年龄最小考入世界排名第一大学的历史,甚至创造了全省纪录”“14岁少年考入世界最顶尖大学”“为莱阳争了光”“某公司也是莱阳首家学生公司”,等等。即便李某某真的被“世界排名第一大学”录取了,功劳能归到学校的培养吗?那应该培养出不止一个李某某,而是一批李某某。
一篇“宣传稿”从无到有,从第一稿到定稿,在流程上至少要经过几位、几个层级多名工作人员之手,没有一个人实事求是地去核实,没有一个人对溢美之词背后的正能量作出审视。从这件事,不仅可以看到包括媒体在内的一些部门浮躁和好大喜功的工作作风,也可以审视到一些行政管理部门为了达到邀功摆绩的目的,放弃了求真务实的工作底线,突破了尽职尽责的责任底线。
有媒体报道“从被质疑之后,李某某没有来学校”。对14岁孩子来说,现在做的错事改正就好,对此,家长和老师需要正确疏导,帮助他卸下“神童”“名校”的重负,尽快重返学校,凭实力走进名校。而真正应该为此事负责的成年人,应该负责地对孩子道歉,“神童”不是粉饰父母颜面的工具,也不该是展示当地教育成功的工具。
· 本站隶属于中國防偽碼查詢中心有限公司 注册编号∶ 1766923 China anti-counterfeiting code inquiry Centre Limited 网站备案:京ICP备13034703号-1
· CopyRight 2008-2017,Powered By http://www.95365.org Inc.All Rights Resered QQ:824336698 邮箱:fangweima@163.com 电话:4001153315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北京网络公安 国际联网备案 北京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 本网除注明来源中国365防伪网的文章外,其他均为来源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负任何责任。
(C)版权所有 中国防伪码查询中心 京ICP备090147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