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阿坝州,一直被赋予“安多藏族民俗文化长廊”和“藏传佛教博览园”的美誉,这里有历史悠久的藏语言文字,有浩如烟海的宗教典籍,有医理独特的藏医藏药,有美仑美奂的壁画、唐卡、金铜造像,有丰富多彩的民俗节日、民间歌舞,还有大量至今仍在人们口头流传的史诗、歌谣、谚语。在阿坝州的金川县,也是“嘉绒故土”,保留和延续着象雄文化。金川昌都寺位于距金川县城40多公里的撒瓦脚乡,是一座有着上千年悠久历史的苯教寺庙之一,昌都寺从以前破败落寞到现在的生机勃勃,不得不谈到一个重要人物,那就是该寺住持李西•新甲旦真活佛。
李西﹒新甲旦真,雍仲本教大译师、大圆满传承人李西﹒达让大师的第 38 世转世活佛,现四川昌都寺住持、全国第十三届人大代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政协委员、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金川县政协副主席、佛教协会会长。
第三十八世李西﹒新甲旦真活佛
转世血脉及传承
李西活佛的前一世,即雍仲本教李西﹒达让大师第三十七世转世活佛 — — 李西﹒ 桑杰旦真活佛(1901-1962)生前在我国嘉绒藏区享有崇高威望。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藏区解放过程中,活佛利用自身影响劝诫土匪停止杀戮掠夺,同时变卖寺产赈济贫困百姓,使群众生命财产得以保全,当地社会秩序迅速恢复稳定。由于以上诸多善举,汉藏群众均对活佛无比崇敬。公元 1962 年,时年 61 岁的李西﹒桑杰旦真活佛对身边人说:“我要走了,我们将在十二年后再次团聚”,并预言了转世者的若干特征,不久圆寂,当地汉藏僧俗群众为他举办了隆重的善后事宜。
#FormatImgID_1#
李西﹒达让大师
#FormatImgID_2#
第三十七世李西﹒ 桑杰旦真活佛
时隔 12 年,即公元 1974 年(藏历第十七绕迥木虎年),伴随着诸多祥瑞,新甲旦真降临这个世界,周边很多人均目睹此奇兆瑞相;新甲旦真少年时,雍仲本教多位高僧大德根据李西·桑杰旦真活佛的预言,并通过打卦占卜和辨认遗物等诸多传统程序认定其为转世灵童;被认定为转世活佛后,李西·新甲旦真前往四川阿坝郎依寺、曼日寺、雍仲林寺、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贡布本日神山等多地进行十余年的学习和实修闭关,活佛获得了雍仲本教显、密、大圆满诸多教法传承及灌顶,以及藏文学等丰富知识。公元 1995 年,根据国家宗教政策,中央人民政府颁发活佛证书,正式认证李西·新甲旦真为李西·达让第 38 世转世活佛,即李西·新甲旦真活佛。
重振寺庙
千年昌都寺
主持昌都寺后,李西活佛面对百废待兴的破败庙宇,发愿重振寺庙,让佛法光辉照亮世人的心灵。重建消息很快就散播开来,各地信众兴奋不已,踊跃出钱出力,历经几十年的修复扩建,昌都寺已逐步恢复至历史鼎盛时期的三分之一规模,它犹如莲花座上的宝石,静静闪耀在苍穹之下。
弘扬本教
2011 年,活佛受邀担任凤凰卫视纪录片《西藏的西藏》总顾问,活佛同摄制组的工作人员一起风餐露宿,寻访藏地多处历史遗址,探源象雄文化根基,同时亲自向摄制组人员解答藏区本土象雄文明及其载体雍仲本教的渊源、流传及丰富内涵。
中国首部象雄主题记录片《西藏的西藏》凤凰卫视首播
该纪录片播出后在海内外产生强烈反响,掀起了新一轮的西藏文明研究热潮,无数观众互相热情推荐;2013 年 1 月 8 日,《瞭望》新闻周刊刊登了来自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研究室的署名文章《文明兴衰与历史大势——观《西藏的西藏》有感》,文中开篇即提出“要了解西藏文明,必先了解象雄文明;要研究藏传佛教,也必先研究苯教。否则探究愈深,离真相可能愈远”,该文以《西藏的西藏》为契入点,深刻指出象雄文明才是西藏文明真正的根,研究和保护源自西藏本土的象雄文明及其载体雍仲本教,对于还原历史真相,维护文化多元及精神传统具有现实和历史意义。
2014 年 1 月 9 日,活佛接受《北京青年周刊》专访,对雍仲本教的前世今生、世间法与大圆满、古象雄文明等方面作了大量的介绍,并对本教修行弘法进行了精辟阐释。
2014 年 11 月 28 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做了《阿坝昌都寺:古老象雄文明孑遗》专题报道,该报道以著名藏学专家、中央民族大学藏学研究院院长才让·太教授长期在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金川县地区考古为依据,围绕位于金川的千年摩崖石刻群及其周边的本教文化遗址为主题,其中石刻上有以李西·达让雕像为原型的雍仲本教《母续金刚》等教法修行内容,该发现再次证实了李西活佛法脉在当地历经千年的真实传承,以及昌都寺和象雄文明、雍仲本教的密切关系。
2014 年至 2016 年,《亚洲新闻周刊》连续做了《像李西活佛一样去修行》、《新甲旦真:象雄文明的历史守护者 上古佛法时代的传承人》等专题报道,高度肯定李西活佛对藏区正统文化的坚守和传承。在浮躁的现代社会,一位具有真实法脉传承及大慈悲心的转世活佛对于佛法信念的坚守弘扬,无疑是向世人展示佛法普度众生、宗教界人士爱国爱教的最佳范例。
服务百姓
参加全国人民代表会议
四川藏区生态脆弱,环境灾害不断,交通基础设施落后,这些特点成为制约当地经济民生发展的重要障碍,活佛在担任四川省人大代表、全国人大代表期间,以民生为本,奔走呼吁国家加大对少数民族贫困落后地区投入,加强当地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响应国家精准扶贫的号召,联系国内知名慈善组织对接本地精准扶贫;在川藏地区发生特大自然灾害中积极组织赈灾救济,身体力行赢得了各级政府的信任及各族群众的衷心信服。
背景知识:
【雍仲本教】
欲了解本教,必先了解象雄。
象雄文明是发端于我国西藏地区的本土文明,是生活在雪域高原藏族先祖智慧的结晶,它创造了中国藏族沿用至今的医学、建筑学、声明学、因明学、佛学、天文学、哲学等浩如烟海的文化体系,给藏区及其周边地区的文化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松赞干布指派大臣吞米桑布扎所创造藏文的基础也来自古象雄文字。
象雄文明留给世间最珍贵的载体莫过于雍仲本教。雍仲本教由诞生在象雄地区的辛饶弥沃大师创立,至今已有一万六千余年历史。
辛饶弥沃大师所创不灭神圣本教与原始本教的根本区别在于它有完整的教义理论体系和完善的实践修行法门,是西藏土生土长的宗教,也是古代西藏文化之集大成与现在西藏文化之母,它以博大精深的古代象雄文化为基础,广纳当时周边地区文化精华,形成了独具特殊魅力的西藏宗教文化。
雍仲本教作为西藏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在西藏具有广泛深远的影响,藏族人的世界观、伦理思想和生活习俗等都与雍仲本教有很大的关系。雍仲本教曾有力地推动整个青藏高原走向文明与进步之路,本教在发展过程中也经历了三个极为重要的时期,即前弘期、中弘期、后弘期。公元 1405 年本教大师年良美·西饶坚参在后藏建立曼日寺之后,新派本教以曼日寺为基地向全西藏发展开来,本教从此产生了新旧两派。新派本教与旧本教的最大区别就是新派戒律严明、注重威仪、重学兼修。雍仲本教在漫长的流传岁月中先后经历了吐蕃王直贡赞普灭本,象雄王国灭亡,吐蕃王赤松德赞灭本,吐蕃王朗达玛灭佛灭本等多次劫难,尽管如此,本教本身所具有的强大生命力和雄厚的群众基础让它延续至今。在西藏,本教的烙印无处不在,并且早已融入到藏族人民的日常生活当中,诸如转神山、拜神湖、插风马旗、插五彩经幡、刻石头经文、放置玛尼堆、打卦、算命等本教教法已成为藏族人民的日常,并成为藏族人生活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在西藏偏远地区和周边少数地方本教仍是人们主要信仰的宗教。
雍仲本教宣扬去恶从善、因果报应、轮回痛苦和涅槃快乐等基本教理,主张广学博闻与实践修习并举,尤其注重大圆满及密法的修炼。辛饶弥沃祖师明确反对原始本教中杀生祭祀、踏血盟誓等充满血腥味的陈规陋习,主张用自创的替身灵品仪轨来取代以上陈旧习俗,本教因此积累了体系庞大而内容复杂的仪轨教法,后来传入西藏的佛教基本沿用了本教的多数仪轨,并且称其为伏藏法宝。雍仲本教又称为大乘不灭本教,全部教法分为九乘次第,其中的四因乘主要是关于利益众生、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世间教法,五果乘是关于精神修炼的出世间法门,其具有和佛教一样的五道十地理论、六度教义和密宗四续法门,其传统是入教先皈依三宝,修密须修供三根本,处处发心利乐众生。
雍仲本教自己有一百七十余函的经部《甘珠尔》和近三百函的论部《丹珠尔》,其内容含盖逻辑哲学、天文地理、医术药理、工艺美术、语言文字、文学历史等诸多学科领域,是古代西藏人民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的辉煌篇章,今天堪称西藏医学巨著的《四部医典》是由本教《四部医经》为母本改编而来。
2013 年 7 月,“古象雄佛法”大藏经汉译工程被列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重点科研课题。
【李西﹒达让大师】
李西•达让大师是雍仲本教法脉的主要传承者,学识渊博,其在本教的地位相当于莲花生大师之于藏传佛教, 系本教因明(辨经、哲学、逻辑学)的创始人及本教典籍《甘珠尔》从象雄文到藏文的翻译者,大师也是敦巴辛绕佛著作《心经明灯》的伏藏者,主要著作有《大圆满极顶法》、《大圆满宏宣三部法》等典籍。
李西•达让大师有着预言未来的大智慧,他慧眼看到随着西藏地方权力中心加强对藏传佛教的扶持,未来雍仲本教将会被边缘化,为了让古老文明继续传承,他发宏愿转世到嘉绒地区继续传播本教,自此,每一世李西活佛都在全藏与嘉绒地区交替转世,本教中心也从高原地区逐渐转移至四川阿坝地区,继续为当地藏民点亮心中的信仰,迄今已历经三十八世(详见《金川县志》) 。
【昌都寺】
昌都寺,又名昌都罗尔布寺(意为“海边宝贝寺”),是一座古老的雍仲本教寺院,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历史上影响较大,是仅次于皇家寺庙雍仲拉顶广法寺的又一座古老雍仲本教寺院。该寺位于海拔 3000 多米的高山区,气候温和,山峦叠嶂,每当春天来临,万山啼翠,流水潺潺,湖光山色辉映成趣,历来就是宗教人士静修的好去处。历史上昌都寺是古绰斯甲地区的官庙和专门为土司管理辖区内宗教事务服务的首脑机关,其最高首领为“郎松”,在土司的政体中其等级仅次于土司,系世袭传承,由土司的亲弟兄担任,负责管理分布在以周山乡绰斯甲土司官寨为中心,西面和南面与甘孜接壤,北与壤塘相连,东与马尔康交界,东南与大金毗邻,方圆两万平方公里上的数十座寺庙。据建国初期的《民族社会历史调查报告集》载,绰斯甲地区有 40 座寺庙,三个教派(本波教、红教和黄教),共有活佛、喇嘛、扎巴 2567 人。
由于历代土司和郎松都信奉本教,对其大力扶持,故使本教成为这一地区占统治地位的教派,并以昌都寺为众庙之首和核心。郎松住昌都寺坐镇指挥,各寺院的堪布由他委任,各寺院温布均要轮流到昌都寺官寨当管家和派扎巴到昌都寺服役等,特别是一年一度的祈愿大法会, 各寺院都要派员参加,僧人达上千人,规模庞大,甚是隆重。昌都寺的管理,在郎松下分教务和寺庙政务两个系统,按制设要职,以协助郎松管理全土司辖地的宗教事务。不仅如此,昌都寺的高僧大德还助土司参于外交事务活动,随土司或代表土司上京朝贡,曾受到过朝廷的器重,至今朝廷赏赐的一尊纯银尊胜佛像仍保存寺内。
据一些史料记载和民间传说,昌都寺在木赤达莫宗(地名)木氏家族高僧世系中的孪生郎松拉丈第三十六代和绰斯甲顶头喇嘛三尊在世时,雍仲本教的九次第乘和四门五库及大小五明学就已兴盛,寺中教义教规也十分健全,持戒沙弥、比丘和通晓密咒的贤德、获无上圆胜的高僧及行老层出不穷,大小五座殿堂内供奉有泥塑千尊本教始祖敦巴辛饶之像和铜塑至尊静猛金刚以及珠光宝气装饰的喇嘛灵塔等。尤其是那座名叫“通珠钦波”的印经房,在全藏土司辖地远近闻名,是当时这一地区唯一能承担印刷的机构,拥有各种佛像和神灵护法的印板及整套本教象雄大藏经《甘珠尔》的印板数万余块,充分显示了昌都寺当时传经弘法的规模和能力。
昌都寺在文革浩劫中也未能幸免劫难,遭到了严重毁坏。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落实,该寺于 1984 年经政府批准开放,恢复重建。如今的昌都寺,大雄宝殿巍然耸立,金碧辉煌;转经长廊似蟠龙静卧;殿堂内雕梁画栋,彩绘满布,辛饶弥沃如来佛祖、昔拉麦桑和大师昔拉嘉木参三尊慈眉善目身居宝座,金银和珍珠玛瑙 镶嵌的喇嘛灵塔玲珑剔透,各类经典著作陈列有序,灯火通明香烟镣绕,香客不断,该寺庙已成为嘉绒藏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和具有历史和文物价值的重要的人文景观之一。
· 本站隶属于中國防偽碼查詢中心有限公司 注册编号∶ 1766923 China anti-counterfeiting code inquiry Centre Limited 网站备案:京ICP备13034703号-1
· CopyRight 2008-2017,Powered By http://www.95365.org Inc.All Rights Resered QQ:824336698 邮箱:fangweima@163.com 电话:4001153315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北京网络公安 国际联网备案 北京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 本网除注明来源中国365防伪网的文章外,其他均为来源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负任何责任。
(C)版权所有 中国防伪码查询中心 京ICP备090147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