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晨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节目中心《对话》栏目 主编
2020年,对于人类而言注定是极不平常的一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人们习以为常的生活。在人类与病毒的持续抗争中,有一股力量不容小觑,它们凭借人类所不具有的特殊优势,在抗击疫情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它们就是人工智能。
如果不是这场疫情,我们可能不会注意到人工智能已经如此深刻地融入到我们的生活。在机场,有消杀机器人24小时不间断完成病毒的消杀工作;在车站、商场等人员聚集地,有测温机器人负责实时测温;在医院,有递送机器人负责24小时不间断递送餐食、医疗物资……人工智能技术在抗疫中已被广泛应用在各种场景。
疫情是人工智能的一次大考
2020年伊始,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改变。面对来势汹汹的病毒,中国人民开始了一场与病毒的持久战。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志愿者、警察、快递小哥、环卫工人在疫情防控中承担着极为重要且风险极大的工作,被称为“最美逆行者”。还有一群特殊的“逆行者”也进入到公众视野,它们就是人工智能机器人,凭借着人类所不具有的特殊优势,它们在抗击疫情中也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2020年2月5日,全国首个测温5G警用巡逻机器人在广州黄埔诞生。这款机器人可实现全景无死角巡逻,可在医院、车站、机场、社区等各个重点区域上岗工作,它拥有移动式红外测温筛查、循环播报提醒等技能,还可以通过远程可视化视频、协助一线警察进行疫情防控工作。这款机器人的诞生,有效减轻了一线民警的执勤压力,降低了民警交叉感染的机率。
2月13日,广深高速皇岗收费站检疫点,一架悬挂着防疫申报登记二维码的无人机低空飞行,并一路喊话提醒司机扫描二维码进行申报,这样的申报方式让车辆通行效率提升了两倍。
3月5日,武汉雷神山医院新来了一批特殊工作者,身高一米五的机器人可以自动完成病区消毒、医疗物资配送等工作,有效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负担,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
4月23日,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来了两位“新同事”——“智能消杀清扫机器人”小艾和小明,它们将承担T1航站楼的保洁工作,为机场提供24小时消毒杀菌、吸尘清扫等工作。小艾和小明的到来大大降低了机场保洁人员暴露在感染源面前的机率,减少了超大空间清扫消杀的工作量,有效加强了机场防疫防控的力度。
有人说,疫情就像一次大考,对人工智能产业来说亦是如此。这是一次当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以后,社会资源供给发生极度短缺的情况下,人工智能对于人类生产力赋能的应用场景的大考。因为这场疫情,也让人们第一次真正感知到人工智能技术实实在在的应用场景,以及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价值。
从一夜爆红到回归理性
2016年,对于人工智能产业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3月15日,在韩国首尔持续一周的人机世纪大战中,谷歌AlphaGo战胜世界围棋冠军李世石。随着围棋这一人类智慧尊严的最后堡垒被人工智能攻破,人工智能也随之走向了神坛。一时间,在中国掀起了一轮人工智能的热潮,引发政府、金融界、产业界、科研机构竞相追捧。有人如此形容当时的火爆程度:一个创业公司,用一个公共的数据库刷一些算法,就能融到资,然后开始进行他的创业活动。
2016年乌镇智库发布的《乌镇指数: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16》里有一组数据客观记录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全球平均每10.9个小时就会诞生一家人工智能企业;中国过去6年在人工智能产业的投资总额超过之前30年的总和;中国在过去两年的新增人工智能企业数超过之前10年的总和。2016年,也被人们称为人工智能元年。
然而,一夜爆火的人工智能,仿佛离我们的生活还很遥远。各家企业彼时喜欢讲的故事都是自家有多少篇论文被世界顶级学术会议采纳,在某个全球竞赛中击败了谷歌、Facebook等国际巨头拿下了第一等。在投资AI最火热的年代,市场一度流传着投资机构甚至按照一家AI公司有多少位科学家来给予估值的故事。真正有产品、有应用场景的企业少之又少。
时间到了2018年,资本寒冬的到来让人工智能行业的投融资总量大幅减少,也让这轮人工智能热潮逐渐冷却下来,一切归于理性。这一年人工智能企业们谈论最多的不再是融资额创新高,也不再是论文和获奖,而是自己到底做出了什么产品,能实际应用在哪些场景。从之前被过分神化到后来的产品落地,AI终于从“天上”回到了“人间”。
2018年被称为人工智能商业化元年。同时,人工智能行业开始出现如金字塔般的分层,处在顶端的头部企业融资额依然很大,但处于金字塔底端的,那些解决不了真实的应用痛点,技术或者解决方案不够接地气的企业,只能面临被市场无情淘汰的结局。
“人工智能+”让一切皆有可能
有人说,中国所有产业都值得被重新做一遍,因为有了人工智能这个新的变量,再去看每一个行业的应用场景,看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能否让它的成本结构、效率结构、体验模式发生改变,如果能,也许就能创造出一些新的物种,而这些新的物种就能够给人类带来价值。这也意味着,过去经济活动中的各个环节,比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都将发生重构,人工智能将催生出新的技术、新的产品、新的产业、新的业态、新的模式。
2020年的疫情,更是加速了“人工智能+”与各个行业的融合速度。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不仅局限在互联网、新零售等新兴领域,也开始向制造业、教育、医疗等传统领域扩散和渗透,并且真正开始迸发出巨大的能量。
当人工智能遇上制造业,智能制造得以实现,通过对原有生产技术和生产模式进行智能化改造,使得机器能够在复杂环境下实现自主生产,从而全面提升生产效率。在这次疫情中,智能制造凭借柔性化、自动化、智能化、无人化的特点,能够将原有生产线迅速改造为口罩、防护服等医疗物资生产线,并在复工复产中率先恢复产能。智能制造不仅成为此次抗击疫情的中流砥柱,同时也是后疫情时代带动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之一,同时,疫情也为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按下了“加速键”。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国各地中小学延期开学,网上教学与学生居家自主学习相结合的“停课不停学”模式在重塑教育行业的同时,也加速了人工智能技术和教育的深度融合,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教育时代,其最大价值是可以实现个性化教育。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对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大数据进行搜集和分析,可以了解学生对于不同学科的知识点和能力点掌握情况,从而制定个性化学习方案,改变传统的流水线式的教学模式。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更是彰显了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中的重要作用。2020年1月28日,由依图医疗开发的国内首个“胸部CT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智能影像评价系统”正式上线。利用AI图像算法,能在3秒内完成新冠肺炎的定量筛查,迅速判断病人是否有肺炎可能,及时反馈给医生,不仅大大减轻了医生的工作量,也提高了诊断准确率。
在疫情高峰期,武汉医院每天CT检查量有800-1000人,每1个人平均要拍250-500张片子。对于医生来说超负荷的工作量很容易漏诊,有了人工智能的辅助,对于医生鉴别诊断起到了很大作用。
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已经取得了巨大突破。2019年初,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新“上岗”了一位特殊的医生——人工智能儿科常见病诊断机器人。这个机器人能独立完成覆盖95%的儿科常见病的临床智能决策,准确率与经验丰富的儿科医生相当。经过超过6个月的临床试运营,一位儿科医生加上一个人工智能诊断机器人,相当于在不增加医院任何人力和成本的基础上,为一个科室扩增了5.1个儿科医生的诊疗能力。
在医疗领域,医疗资源供需不平衡导致的医患矛盾一直是未解难题,而这一难题在儿科领域表现得更为明显。“排队3小时看病3分钟”折射出的不仅是儿科资源的极度稀缺,也是每一个家长心中永远的痛。当AI开始真正落地用于儿科的临床真实场景时,这个一直以来的难题终于有了新的破解之道。
对于任何一项新的技术,人们往往容易高估它的短期价值,而低估它的长期价值。疫情终将过去,针对疫情应用场景的人工智能产品可能会消失,但这次的疫情让人们看到了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在很多场景和环境中被用到,未来它可能会成为必不可少的新基础设施,润物细无声般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
· 本站隶属于中國防偽碼查詢中心有限公司 注册编号∶ 1766923 China anti-counterfeiting code inquiry Centre Limited 网站备案:京ICP备13034703号-1
· CopyRight 2008-2017,Powered By http://www.95365.org Inc.All Rights Resered QQ:824336698 邮箱:fangweima@163.com 电话:4001153315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北京网络公安 国际联网备案 北京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 本网除注明来源中国365防伪网的文章外,其他均为来源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负任何责任。
(C)版权所有 中国防伪码查询中心 京ICP备090147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