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钟情于这个时代。缘于时代的丰硕让我有了充满想象的空间,缘于时代的馈赠让我有了满心的欢喜,缘于时代的浓情让我有了对太极的别样情怀。三十年的太极步履,让我徜徉在太极深邃的时空中,享受着每天用脚步丈量的幸福。我无法计算出究竟走了多少步?徒径多少里?但我心里明白,我迈出的每一步,洒下的每一滴汗水,每天在晨曦与黄昏里留下的太极身影,都蕴含着对太极的挚爱与独有的情感。无疑,三十个春秋冬夏的太极盘运,我与太极已共融一体,我收获了太极给予的滋养,给予的健康,给予的美丽,收获了诸多太极知己,更收获了身心的磨练。我会一生太极,太极一生!
一一 于烈英
她,是烟台武术界的一名传奇人物,是不可多得的武术传承人;她,结缘太极三十余载,受训者达2000余人;她,涉猎太极拳诸多门派,集多家功夫于一身,是理法皆通的武术名家;她,武通拳剑刀棍扇,文能提笔著文章,是文武双全的太极人……她就是现年62岁,莱阳市武术协会副主席 、莱阳老年体协秘书长 、莱阳市太极拳剑培训中心主任、 中国武协会员、中国武术六段、国家一级教练员、 国家一级裁判员 、国家一级社会指导员、杨氏太极拳传承人一一于烈英。
透过对于烈英的点滴认知,这不免让笔者想起了这样一段话:一个活得很努力的人,自带光芒万丈;一个人认真的样子,比任何时候都要美好;一个能够自律自控的人,她的人生也就成功了大半。世间每一种的好,从来都只为懂得努力的人盛装而来。
(一)纯真依旧,不负初心
人就是这样,越是前行,越是喜欢怀念记忆里的味道,怀念那些陪伴长大的过往经历,怀念着初始的心动。也许是因为那些是自己的心开始的地方,就算岁岁年年,也磨不去这纯真的过往。
说起与太极拳的渊源,于烈英如数家珍,一下子打开了记忆闸门,那从90年代初与太极结缘的点点滴滴,仿佛就在眼前,她怎会忘记自己走上太极之路,与太极相知、相伴并与之相守三十载的历史印记。为了太极初心,她忘不了从小父母对她的武术启蒙教育和熏陶,忘不了选择习练太极拳家人的精神支持和生活关爱,忘不了宗发志太极启蒙老师的严格训练和言传身教,忘不了曾因训练苦累、枯燥乏味而有过的苦恼和迷惘,更忘不了因为拥有了太极而让身心发生蜕变而带来的欣喜。
每每说到这些,于烈英总是感慨万千。选择太极拳是她年少时的梦想,也许是天生爱动的秉性,也许是为了寻求一种强身健体途径,更多的是因为太极拳的阴阳变化、刚柔相济、松柔圆活的动态之美,特别是宗发志老师“你非常有习武天赋,一千人当中才能有你这么一个‘好苗子'”的暖心话语,给了她信心和动力,也坚定了她立志一辈子习练太极的信念。所有这些沉淀,铺垫了她的人生经历,也写就了于烈英三十年结缘太极、习练太极、传承太极、成就太极的太极人生。
说起太极初心,于烈英至今还兴奋不已,她告诉笔者,“喜欢太极是件很奇妙的事,一旦太极入心,它每天都牵动着你的情绪,它可以影响着你的喜怒哀乐,它可以带给你对生活的热爱和激情,也可以增加你的勇气和坚定。那种由骨子里凸现出来的纯真和热忱,更像是热恋中那种可爱的模样,那种美好,会激发每个真心喜欢太极的人心甘情愿的一生追随。”言语中透着自信和坚韧。于烈英三十年的太极人生足以说明,当岁月积攒了痕迹,当初心仍未改变,当热爱和梦想仍在胸中涌动,当希望与梦想一起前行时,才真正体现出这两者的力量是多么的强大无比。
(二)心循拳经,固本筑基
采访于烈英,是在“皇家贵族皮草行”专营店,这是她和妹妹于丽萍经营多年的老店,在莱阳独一家。初见于烈英,给人留下极好的印象,慈眉善目,一套得体的休闲套装,衬托着窈窕的身材,大慨是长年习练太极的缘故,岁月并未刻上年轮的印记,反而显得年轻且富有朝气,一点没有60多岁年纪的痕迹。近两个小时交谈,令笔者对她更加肃然起敬。三十年的习武生涯中,有她遍访全国名师的足迹,有她研学太极付出的辛劳,有她为了太极而冷落家人的愧疚,更有她获得的诸多荣誉。
通过了解,笔者才知道,于烈英曾工作于烟台,90年代初开始学习太极拳,一直是烟台武协会员,常代表烟台武协参加比赛并获奖。自05年回莱阳后,就担任莱阳市太工委和武协领导工作,在莱阳这17年间,她是名副其实的太极运动的引领者,是她的影响力把莱阳的太极拳推向了新的高度。说实话,她取得的骄人成绩决非偶然,是她通过刻苦努力、辛苦付出换来的,是用辛勤的汗水与牺牲换来的,是用对老人、丈夫和子女的亏欠换来的……用她自己的话说,这一切的一切,缘于对太极的热爱与执着,是一颗火热的太极心在燃烧。当一个人沉浸在自己的热爱里,全身心投入,就摆脱了生活的琐碎,浑身散发着光芒,这光芒也同样会感染周围的人。于烈英明白,要推广好太极拳,先得让身边人行动起来,在她的影响下,她的家人从不理解到积极参与,已成太极拳圈中一段美谈。如今她的哥哥、嫂子、妹妹、妹夫 、弟妹、外甥 、侄儿、小外孙都加入到了太极行列,成了名副其实的太极之家。妹妹于丽萍已习拳近二十年,都是她手把手带出来的,目前已是国家六段,一级社会指导员。
她的习拳历程,是从杨氏24、42式竞赛套路开始的,除了拜师学艺,她平时更注重阅读太极拳著作和中华武学的相关文章,反复观看和观摩教学视频内容,尤其是对太极拳公众号刊登的习拳文章更是爱不释手。从她的家庭书橱、办公桌到专营店的柜上,随处可见太极拳及武术书籍及光盘,足见其孜孜不倦的求学精神。为了苦练基本功,一年365日,几乎天天都能看到她晨练的身影;为了练好一招一式,夕阳成了陪伴她的最美景色;为了拓宽视野,她每次都非常珍惜行业组织的全国不同太极拳门派名家的现场培训机会,为了内外兼修,她多次与李德仁、陈炳等太极大师和王俊发、王晓军等气功大师面对面的学习求教……如今的于烈英几乎涉猎了所有门拳种,各种器械也样样精通,深得精髓。从她取得骄人的成绩中,我们便知她的努力程度和太极修为。
2014年,在第十一届中国烟台螳螂拳武术节上获得太极拳、剑、棍等五项全能获得四金一银优异成绩。
2015年,参加国家体育总局莱芜国际传统武术争霸赛获得杨式四十九式太极剑第一名,陈式五十六式太极拳第二名,六十九式太极棍第一名。同年,获得青岛世界休闲大会国际武术比赛陈式太极剑第三名。
2016年,于烈英迎来了她的辉煌之年。5月份在莱阳举办的首届“鲁花山泉杯”传统武术大赛个人获得全能冠军。7月份在中国烟台第四届国际武术邀请赛中获得金牌4枚。8月份在第十三届中国烟台国际武术节获得太极拳、剑、棍等个人全能冠军。此外,还代表烟台武协参加中韩武术交流大会获得陈式五十六拳金牌。9月份代表山东武术队参加厦门全国武术邀请赛获得银牌。
2017年8月份黄山论剑国际武术大赛获得太极剑和棍银牌。2018年烟台第八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健身气功大赛一等奖。
这些荣誉,只是于烈英太极生涯中的一段辉煌历史。正如作家刘同曾经说过:“你必须非常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笔者很欣赏与于烈英同时参加过比赛的王风英老师说过的一段话:“优雅需要底气,华丽需要实力。每一个光鲜亮丽的背后,都隐藏着你无法想象的坚持和拼搏。那些漫不经心的轻松与自在,不过都是短暂的错觉。唯有没日没夜的努力,才是生活的真谛。”
谈及她获得的荣誉,她淡淡一笑说:“那已经是过去式了,我取得的成绩与荣誉,都是各级组织和领导培养的结果,我也非常感谢给过我帮助和指点的太极前辈和拳友们。我的目标就是把太极拳发扬光大,把自己学到的本事传下去,让更多人收益。”是啊,越是有智慧的人,越是谦虚,就像稻田里昂头的只是稗子,低头的才是稻子;越是富有的人,越是高贵,因为真正的富裕是灵魂上的高尚以及精神世界的富足;越是优秀的人,越是努力,因为优秀从来不是与生俱来,从来不是一蹴而就。成功的路,其实并不拥挤,只是能够坚持到底的人实在太少;所有优秀的人,其实就是活得很努力的人,所谓的胜利,其实最后就是自身价值观的胜利。这是笔者采访于烈英的最大感慨。
(三)静守内心,修品养德
在于烈英的观念中,一个人练好太极拳固然重要,但修静内心、修好品行更重要。于烈英给笔者描述到,每一个清晨,亦或是黄昏,公园广场,河边柳下,松林之中,曲声悠扬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那些太极的习练者一招一式,你来我往,全神贯注,如切如磋,个个气定神闲,物我两忘。其实,大家习练太极,实质练的是心,练的是性,练的是生命之享受。太极的魅力在于创造一种有境界的生活,这才是太极的上乘秘诀,也是太极人最为享受的人生。
平时,于烈英十分注重自己品德修养的磨练,她常对徒弟们说:“太极拳博大精深,一个太极拳习练者,若是不学拳理、不敬拳德、不持久恒远、不深钻细研、不循规蹈矩、不善于顿悟,绝对是学不好拳的,更不用说通过练拳来提升品质,修行拳德,成为一个德高、品端之人。”这是她几十年太极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她伴随太极几十载修身养性、修品养德的经验总结。
但凡见过于烈英打拳的人都会说,于老师有着高超的拳艺,更有着高贵的品质,在她的身边你学到的不仅仅是拳架拳法,更多的是学会如何做人。采访中,她的徒弟们纷纷告诉笔者:看于老师太极演示,就是一种高级享受,她的拳架中正、拳风凌厉、拳韵无穷。无论是她的陈式老架、吴式杨式太极拳,还是竞赛套路。也无论是她的刀、剑、扇,还是她的长、短棍术,都体现了“太极运动,不离方圆;上下相随,首在螺旋。弧线转换,内外循环;虚实互换,奇正经权;千变万化,重心无偏;意会形合,庶几近焉”的拳理法则。于烈英用她的拳技、拳艺揭示了拳理法则蕴涵在太极之中的精深之道。“人学其拳之势,拳教人以技示之,人拳合一方为大成,拳正则心正,品端则拳稳,其拳在于身,其道在于心,一个德行之人定会是深谙其理之人。”难怪许多全国各地的太极拳爱好者都慕名找于烈英学拳,许多拳馆的老板都请她去讲拳,传经送宝。就连她的美国徒弟布朗都说“于师傅的太极拳老好了,盖帽了。”所有这些,是于烈英三十年来对习拳养德、修身养性的最好诠释。
(四)为爱传拳,健康大众
说起于烈英,可谓是烟台太极圈中的风云人物。除了她精湛的拳艺,更让人称道的还是她的为人,她的品德,她的爱心,她的生活态度,她的进取精神,她的无私奉献。当人们热衷于参赛拿名次,为“武术家"、“武术传承人"的头衔而角逐时,而她仍守着自己的信仰,秉承太极精神,把所有时间用在推广、普及太极拳与义务传授上。在她的人生字典里,永远写着“一心想让更多的人受到太极恩赐"的信条,2000多名与她学拳的弟子就是最好见证。
的确,她真的不在乎名誉、头街,也不在乎别人为钱而收徒、开馆授艺。她在乎的是让跟她学拳练剑的每个人不仅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而且都要有良好的心态和受人尊敬的德行。单凭这一点就值得我们学习一辈子。乳腺癌症患者姜明琳,当时医生宣判生命只有三个月的时间,在经过苦闷、绝望的煎熬后,毅然决然选择跟于烈英学习太极拳,这一打就是十几年,如今身体调养很好,精神状态极佳,早已打破了医生的死亡咒语,咋一看就像一个健康人。蒋言京是一个跟于烈英学拳的冠心病患者,打拳前,因一次心脏犯病住院,多亏抢救及时捡了一条命,后拜于烈英为师学习太极拳,如今通过数年习练太极拳,增强了免疫力和抵抗力,慢性病症状得到有效改善。像这样的事例在于烈英的徒弟中很多。
在于烈英的太极教学实践中,她始终坚守一个原则,只要跟她来学练太极拳,都会把“教拳架、教拳理、教做人”结合在一起,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教学模式。为了让更多的人加入到太极运动中,她的徒弟中出现了许多独立带队的教学骨干,其中李绪玲、潘振才、高廷胜、曲剑、蒋言京、邓永刚、刘炳华都是独当一面的太极引领者。她常对徒弟们说:要习练好太极拳,必须知太极术,明太极理,悟太极道。这里讲的所谓的“术"、“理"、“道"就是“谦和、自信、包容、和谐、至善"的太极精神。太极博大精深,其哲理与人生息息相通,感悟太极,亦如感悟人生。
多年来,于烈英的教学足迹遍及地方党政机关、部队、学校、企事业以及地方、军休系统的老干部们。她的徒弟中小的5、6岁,大的80、90岁,虽然年龄跨度大,但她教拳的诚心一样的,传拳的目标一致的。那就是:为健康快乐,为修身养性,为社会和谐稳定,为服务大众,为太极传承,更为太极运动的深度发展。
(五)心系大局,勇于担当
身为市武协副主席、太工委秘书长、太极拳剑培训中心主任的于烈英,对当前太极拳推广与普及状况,她深感担忧,压力也不小。她觉得,当前太极拳普及工作参差不齐,许多习练太极拳者目的不明确,坚持不经常。有的虽有强身健体、修身养性的观念,但重外形不重内涵,重拳势不重拳理,未能在习练过程中从哲学的高度来深悟其精髓、觅得真经,确实有违太极的宗旨要义。
采访中,于烈英告诉笔者:太极拳之所以流传几百年,且能风糜世界,不仅仅是太极拳的动作舒展美妙、功法功用吸引人,更重要是能让人在习练太极拳的过程中不断去认识它、了解它、感悟它,把它与人生溶为一体,参透生命,看开人生,进入太极无尚境界,或许这是我们应该在今后学习和提升上最迫切的需要。笔者深以为然。
面临当前现状,于烈英的担忧不无道理,要把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真正发扬光大,必须总结过去的经验,下大气力做好普及和推广工作。于烈英说,尽管我们每年举办各种比赛,培训社区、乡镇太极拳辅导员,成立各种形式的活动队,并利用文艺演出的形式把太极拳搬上舞台,但仍然与上级要求与传承太极文化有不小的差距。于烈英强调说:“太极是一种文化、一种宇宙观、一种世界观、一种人生观,学会太极,其实是学会一种生活。太极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文化的载体。习武可以入道,练功可以明心,真功夫包含着真学问,要具备相当的文化素养,有着上下求索的精神,才能理解古圣先贤的真实本意,再投入足够的时间来实修,才能让功夫上身,体悟大道之妙用。”她的话掷地有声,令笔者心潮澎湃不已,但更多的是留下了诸多的思考。
“为了太极,我可以放弃一切”,这是于烈英留给笔者最深刻的心灵之声。这里面承载了她三十年的太极梦想,记录了她三十年为践行太极的点点滴滴,是她三十年无怨无悔的太极人生缩影,是一个真正太极人的太极情怀,是为全民健康而舍得放弃自我一切的博大胸襟,更是她为传承太极、造福大众而立下的誓言。有道是,心有菩提,惠及他人,生命的意义也便厚重起来,整个人有了煦暖迷人的熠熠光辉。笔者衷心祝愿于烈英老师在太极人生路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用自己的影响力引领莱阳的全民太极活动不断走向深入,走向辉煌,为全民健康事业续写新的篇章!
作者:陈乃光 王玉萍
· 本站隶属于中國防偽碼查詢中心有限公司 注册编号∶ 1766923 China anti-counterfeiting code inquiry Centre Limited 网站备案:京ICP备13034703号-1
· CopyRight 2008-2017,Powered By http://www.95365.org Inc.All Rights Resered QQ:824336698 邮箱:fangweima@163.com 电话:4001153315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北京网络公安 国际联网备案 北京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 本网除注明来源中国365防伪网的文章外,其他均为来源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负任何责任。
(C)版权所有 中国防伪码查询中心 京ICP备090147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