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毅(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
斯坦福大学经济学家罗斯高的一项研究成果引起了广泛的重视。这项研究发现,在中国一些农村地区,有超过一半的孩子没有机会上高中。罗斯高等人看来,随着中国进入中等收入国家,就业结构会发生很大变化,服务业需要的劳动力不同于第一和第二产业,如果劳动力素质不能相应提高,那么中国的经济就会停滞,并且带来严重的社会冲突,因为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受教育程度在高中以上的将从产业调整中受益,而教育程度达不到高中的可能失去工作机会,其中有人很可能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
教育与贫困之间有着明显的共生关系,对于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教育意味着人力资本,如果没有足够的受过现代教育的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就无从谈起,很多国家的现代化就是从推动普及国民教育开始的。在现代国家中,受教育并非是个人或家庭的私事,教育也不能被产业化或市场化,国家有责任提供义务教育。
中国继普及9年义务教育后,普及12年义务教育也势在必行,在实施精准扶贫中,建档立卡贫困户首先享受了高中义务教育的政策。教育部规定,从2016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公办普通高中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含非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农村低保家庭学生、农村特困救助供养学生)学杂费,这意味着穷人家的孩子不会再因为交不起学费而被排斥在高中教育大门之外。但是,免除了学杂费并不意味着贫困家庭的孩子一定能够完成高中教育,因为上高中的制约因素很多,并非仅仅是交学杂费的困难。免除学杂费解决了学生上高中的部分困难,要让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上得起高中,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首先,高中年龄的孩子已经可以成为劳动力,对家庭做贡献了,而且越是贫困家庭,这个劳动力就越重要。一个城市家庭的孩子如果不上高中,那么这两三年也很难找到工作,可能会无所事事,从劳动力的角度看,上高中的机会损失几乎是零。但是在农村,特别是贫困家庭,初中毕业以后就可以从事农业或者外出打工,如果一个家庭的劳动力不足,那么增加一个劳动力是十分重要的。在一些多子女家庭,供养一个高中或大学生需要他的兄弟姐妹放弃受教育机会,这往往是因为家庭急需增加劳动力。所以越是贫困家庭的孩子,上高中的机会成本就越高。在建档立卡的农村贫困人口中,超过40%贫困户的致贫原因是因病致贫,在深度贫困人口中,这个数字更是高达80%。因病致贫往往伴随着家庭缺少劳动力,要想让这些家庭的孩子完成高中教育,就要考虑实施更好的保障托底政策,让这些孩子安心读完高中。
其次,上不上高中还与对未来回报的预期有关,如果一个贫困家庭的孩子从小学到初中一直学习成绩出色,有希望在高中教育以后进入好的大学,那么即使是贫困家庭,往往也会倾其所有,支持孩子完成更好的教育。但是如果孩子学习成绩不好,通过完成高中教育改变命运的可能也比较小,那么他可能就会放弃上高中的机会。在我国,农村与城市、贫困地区与非贫困地区的教育存在着较大差距,生活在贫困地区的农村儿童尽管可以完成9年义务教育,但是教育质量却不够好,不少学生的学习成绩不理想。对于贫困家庭的儿童来说,由于缺少家庭的支持,他们在高中之前很难受到与城市孩子同等质量的教育。这种情况下,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就会厌学,即使勉强上了高中,学习成绩往往也不是很好,学习的积极性也会受到影响。因此,要实现高中教育的普及,特别是贫困家庭的孩子要接受高中教育,就需要创造更公平的教育环境。
公平的教育环境包括缩小学校之间的差距,缩小教育的地区差距。同时也要体现在学校内部,校内教育要保证贫困家庭、留守家庭或父母文盲的家庭,不因为家庭无法提供辅导而影响其学习成绩。做到了这些,高中教育才能帮助贫困家庭摆脱贫困的代际循环。
提高贫困人群的受教育水平不仅是扶贫的需要,也是中国避免进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提高贫困家庭子女受教育水平,首先需要认识教育扶贫的复杂性,贫困家庭孩子受教育问题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而且也是社会问题,需要学校创造更公平的教育环境,社会给予贫困家庭孩子更多帮助,使他们能通过教育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
· 本站隶属于中國防偽碼查詢中心有限公司 注册编号∶ 1766923 China anti-counterfeiting code inquiry Centre Limited 网站备案:京ICP备13034703号-1
· CopyRight 2008-2017,Powered By http://www.95365.org Inc.All Rights Resered QQ:824336698 邮箱:fangweima@163.com 电话:4001153315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北京网络公安 国际联网备案 北京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 本网除注明来源中国365防伪网的文章外,其他均为来源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负任何责任。
(C)版权所有 中国防伪码查询中心 京ICP备090147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