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财经>正文
  • 黄 昌:绿色生产驱动 能源化工行业迈向低碳新时代

  • 责任编辑:新商业 来源: 天天时报网 2025-04-09 14:33:39
  •   文/周舟

      在全球能源问题和环境压力日益吃紧的当下,可持续发展已然跃升为能源化工领域的核心议题。众多企业深陷困境:如何在维系生产效率的同时,减轻对环境的负面效应,这无疑成为驱动企业发展的关键挑战。

      此次,我们有幸邀约到知名化工企业负责人黄昌。在绿色生产与节能减排领域,黄昌成绩斐然。他成功带领团队推动多个项目实现绿色转型,并为行业可持续发展贡献了诸多宝贵见解与经验。

      问:您在能源化工领域经验颇丰,尤其在绿色生产与节能减排方面建树突出。近年来,国家“双碳”政策的出台,给能源化工行业带来了哪些机遇与挑战?

      黄昌:“双碳”政策,特别是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无疑是能源化工行业转型的强劲助推器。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加剧,各国政府相继制定更为严格的碳排放标准。对于我们而言,这既是政策压力,更是发展契机。通过积极践行绿色生产理念,我们能够有效降低碳排放,同时借助技术创新提升生产效能,进而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在重庆和江苏等地,我们重新审视了天然气、氢气以及绿电等清洁能源的巨大潜力。以我曾经负责的重庆乙酰工厂四期项目为例,我们在节能减排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重庆地区丰富的天然气和氢气资源,使我们能够在一氧化碳生产过程中实现负碳生产,理论上甚至可达成零碳生产目标,并显著提升能源利用效率。随着“双碳”政策的深入实施,能源化工行业必将迎来一场绿色转型的深刻变革。

      问:您提到重庆的天然气和氢气资源优势。能否详细介绍一下您在乙酰工厂推动绿色生产方面的创新举措?

      黄昌:重庆乙酰合资工厂作为中国最早的化工合资企业,始终高度重视SHE,即安全、健康和环境保护。在重庆基地,我们启动了多个绿色项目,致力于通过技术创新推动节能减排。例如,在醋酸生产过程中,我们引入了一种新型工艺,利用天然气与二氧化碳合成一氧化碳,显著降低了传统生产方式对环境的污染。此外,重庆地区丰富的天然气资源本身就是低碳原料,这进一步确保了我们的生产过程具备低碳环保特性。

      在工艺优化方面,我们对转化炉的喷嘴和炉管进行了升级,有效提升了热效率,减少了燃料消耗。同时,我们还积极探索氢气和绿色甲醇作为原料的应用,希望通过持续的技术研发和试验,开发和生产绿色化工产品。这不仅有助于降低企业自身的碳排放,还能吸收园区内其他企业的二氧化碳排放,实现更绿色、可持续的生产模式。

      问:从您刚才的分享中,我们看到您在绿色生产方面的一些尝试。那么,在将这些经验推广到其他合资厂的过程中,您遇到了哪些挑战,又是如何克服的呢?

      黄昌:的确,重庆的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实践基础。我们在中国台湾、南京以及马来西亚和韩国的合资厂,同样积极推进绿色项目,探索如何合理利用天然气和氢气,实施低碳原料生产。尤其是在天然气制一氧化碳的过程中,我们引入了更多先进的技术,例如氢气与天然气的联合使用,以及如何利用二氧化碳与氢气在生产中的平衡利用。这些探索为实现绿色、高效的化工生产模式奠定了基础。

      然而,面对不同地区和环境,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具体挑战。例如,天然气资源的获取、二氧化碳的捕捉与利用技术等问题都需要根据不同区域进行调整和创新。因此,除了技术改进,我们还要充分考虑到各地政策和市场的差异,确保我们的技术和模式能够契合当地需求。比如,我们在韩国合资企业刚刚完成的一个改造项目中,成功将主要原材料从高碳的燃料油改为低碳的天然气。

      问:显然,您一直是推动能源和化工行业迈向可持续实践的关键力量。展望未来,您认为哪些因素正在塑造行业绿色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黄昌:能源和化工行业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全球向可持续发展的转型已然势不可挡。绿色生产方式将在这一转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未来,行业重点将从单纯的减排转向实现碳中和,并最大化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在短期内,碳捕获、利用与储存(CCUS)等技术有望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氢气和生物基原料的使用也将不断拓展。与此同时,循环经济的理念进一步推广,尤其是废弃物的再利用,将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不过,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并非某一家公司或国家的单一责任,而是需要整个价值链的协作合作,包括供应商、客户、政府、行业领导者以及研究人员的共同努力。长期以来,我一直致力于与各方携手合作,推动创新,提升能源效率并减少排放。而最为关键的变化,将是思维方式的转变。过去,许多人认为可持续性和利润是对立的,但随着市场的成熟,绿色技术的商业可行性愈发受到认可,企业和环境实现双赢的解决方案正逐步成为主流。

      绿色生产是行业趋势,更是我们肩负的责任。未来,我将继续致力于推动绿色技术的革新,促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我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持续支持,能源化工行业必将迈向一个更加绿色、低碳的未来。

      通过此次专访,我们深入了解了黄昌在绿色生产与节能减排领域的创新成果和战略布局。从乙酰工厂的成功实践到全球范围内的项目推广,黄昌始终站在能源化工行业转型的前沿,其宝贵经验为行业迈向更高效、更绿色的生产模式提供了重要借鉴。

    猜你喜欢

    无相关信息
  • 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更应注重科技金融赋能
  • 黄 昌:绿色生产驱动 能源化工行业迈向低碳新时代
  • 胡俊蕊:打造协同共振新场景 重构商务服务新体系
  • 丁 磊:AI技术引领游戏创新潮
  • 企业应对复杂经营环境应筑牢内控防线
  •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引领企业价值重塑
  • 智能化转型是开启企业财务稽核新变革的路径
  • 智力资本赋能:国企电子信息半导体装备管理的破局
  • 主编推荐 ...
  • “保险服务乡村振兴论坛”在京举办

  • 持续打造健康家电,云米科技如何突出重围?

  • 开创历史新高 iQOO 8系列多平台全价位段销量和销售额双冠军...

  • 最新人物 ...
    滚动新闻 ...
    新闻排行 ...
  •   · 本站隶属于中國防偽碼查詢中心有限公司 注册编号∶ 1766923 China anti-counterfeiting code inquiry Centre Limited 网站备案:京ICP备13034703号-1

      · CopyRight 2008-2017,Powered By http://www.95365.org Inc.All Rights Resered QQ:824336698 邮箱:fangweima@163.com 电话:4001153315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北京网络公安 国际联网备案 北京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 本网除注明来源中国365防伪网的文章外,其他均为来源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负任何责任。

    (C)版权所有 中国防伪码查询中心     京ICP备090147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