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资讯>正文
  • 灵丘实践: “有机社区+有机农业全产业链”探索美丽新乡村的治理体系

  • 责任编辑:新商业 来源: 天天时报网 2021-11-11 13:39:41
  •   村企合作建设有机社区

      根据实际情况,按照有机农业、有机社区和生态旅游等相关规划,从2013年开始灵丘县分阶段推进生态扶贫。

      “灵丘有机农业园区”规划面积1185平方公里,是目前我国最大的连片有机农业园区,涉及南山区一镇四乡208个村4.6万农民(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7万人)。建立大范围、结构性有机农业产业园区,可以有效避免有机农业的“孤岛现象”,保证有机产品品质和有机产业的生态安全。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经过近8年多的发展,灵丘有机农业获得了长足进步,全县上下形成了发展有机农业的共识和良好氛围。发展有机种植养殖已成为农民的自主选择。

    《全息姓名学》预测篇.jpg

      获得有机农业认证的产品和基地,政府给予认证费用全额补贴,每个证书再奖励5万元。有机农业转换期每年每亩给予500元补贴,有机农业投入品有机肥每吨补贴500元,绿色综合防控杀虫灯、黄板、防虫网根据企业实际使用免费供应,生物有机农药每亩补贴300元。有机养殖企业鸡猪牛羊等,根据圈舍实际面积每平方米补贴180元,县域内统一免费防疫。

      目前全县已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60个,其中有机产品43个,2019年发布县域公共品牌“灵秀灵丘”。车河有机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和汇鑫养殖有限公司有机鸡蛋、富康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有机富锶水稻、上泽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和天宇瓜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有机蔬菜等有机产品远销京津地区。

      一乡全域示范。创建红石塄乡146平方公里全域有机农业示范区,建立地方性法规和执法队伍,禁止使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和除草剂,并逐步扩大到南山区四乡一镇。

      一校学术支撑。共建中国农业大学山西灵丘教授工作站,联合培养“ 精准扶贫”专项学位研究生;

      一会交流研讨。连续成功举办七届车河国际有机农业论坛,300多位国内外专家学者参加研讨,为有机农业种植、养殖和人居环境治理提供了宝贵的技术和智力支持。

      一库招才引智。成立平型关智库,为全县经济转型提供强有力的智力和技术支撑。与中国体改研究会、清大控股公司等科研机构与学术单位签订《合作协议》,聘请北京大学、中国农大、兰州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规院、易兰国际等专家教授组成决策咨询委员会和规划委员会。

      双千基地推动。全县各乡镇均实施了千亩有机种植和千头有机养殖基地建设。

      六大社区提升:采取“有机农业+美丽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模式,村企合作建设车河、御射台、龙渠沟、烟云崖、沙岭台、花塔等6个有机社区。

      有机农产品加工企业初具规模。全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9家,县级龙头企业9家。

      2017年灵丘县入选“山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创建单位”;2018年灵丘县入选农业农村部“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范例”,有机农业助力脱贫的扶贫模式作为典型案例在中国扶贫国际论坛上进行了展示和交流;2019年灵丘县被评为山西省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并入选山西省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县创建名单,荣获“中国有机30年全域有机创新奖”。

      搭建“从土地到餐桌”的有机农业全产业链

      灵丘有机农业致力于搭建“从土地到餐桌”的有机农业全产业链。有机农业的开展涉及前期的生态条件准备、中期的农产品生产、后期的农产品营销,以及农产品的追溯体系建设。

      检验改善水土气质量,建立适宜生态环境

      健康的生态环境,水源、土壤、空气质量保障与建设是发展有机农业的基石。灵丘县在生产有机产品之前对生态环境进行了检测和改造。经权威机构检测,灵丘有机农业园区水土气具备发展有机农业的条件。委托北京谱尼测试公司对灵丘有机农业园区土样化验分析结果显示:土壤有机质和铁、锰、硫元素含量丰富,pH值、阳离子交换量、重金属及农药残留均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二级标准,具备发展有机农业的土壤条件。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供水水质监测中心对区域内水样48项常规理化指标和金属离子指标检测,水样呈弱碱性,无机阴离子含量和硬度适中,总有机碳在2mg/L左右,有机污染物未检出,符合我国饮用水、地表水、地下水及矿泉水的相关水质标准,也符合国际上广泛采用的欧盟、美国和世界卫生组织饮用水标准。京诚监测机构对区域内空气质量以PM2.5为主的六项指标进行监测,空气质量都在二级天气以内,细菌总群和负氧离子均符合生态旅游标准。

      建立集“农产品质量、供应链信息、扶贫功能”于一体的追溯平台

      灵丘有机农业园区领导小组委托北京丰复久信营销科技有限公司建立县域重要农产品质量追溯精准扶贫平台,目前已经在全县范围内建立月亮湾苹果基地、车河有机社区、龙渠沟有机社区、落水河宝鼎中药材基地、赵北小松山汇鑫养殖公司、思源农业公司和上关富锶水稻基地7个环境监测点,包括质量追溯、供应链信息追溯、扶贫追溯三大功能,可贯穿农产品生产基地管理,种植养殖过程管理,农产品加工、储存、运输、上市销售的各个环节,最终实现对重要农产品的全过程、全链条追溯。

      该平台动态实时检测发布水、土、气等环境监测数据,包括作物生产情况图片,地面温度、湿度、降雨量、大气压强、风速、风向、光照强度、土壤温度、湿度、导电率以及土壤含盐度。在片区形成小气象实时数据,可根据数据的变化进行生产调整及预防,降低风险;再利用追溯体系管理端,动态抓取、记录、展示关键节点数据;在消费端,增强消费体验。实现来路可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的追溯保障,实现商品生命周期全程追溯。倒逼农产品质量提升、产业升级,促进形成强势地方特色品牌。最终实现农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向高度集约、高度精准、高度智能、高度协同、高度生态的现代智能农业迈进。

      追溯平台由县政府主管领导牵头,组建县级追溯体系建设工作领导组。成员包括:农业委员会、商务局(经信局)、工商局、食药监、畜牧中心、县供销社、乡镇政府分管领导、县电商服务中心等。领导组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农村局。

      组建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加强追溯监管。灵丘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经灵丘县农业农村局授权,对灵丘县农业生产质量安全进行监管,特别是对追溯赋码产品质量进行抽检和监控。首先是对农业生产资料及农业投入品中的种子、种苗、农药、农膜、肥料等质量安全进行监督管理。受理种子、农药、肥料、食用农产品、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基本农田保护等方面违法行为的投诉、举报,承担上述领域的执法检查和重大违法行为的立案调查、处理工作。农业执法大队还负责审批、发放、年审、注销有关行业许可证照,特许品种的许可行为,严控追溯企业的准入和运营情况。一旦出现假冒伪劣或不合格产品的企业通过考核退出追溯体系。

      采取多种营销方式,扩大有机农产品销售

      根据目前实际情况,主要采取“电商+口碑+旅游”的销售方式。由于灵丘有机农业发展尚在初期,产品数量和品种不丰富,不能满足大规模市场供给。目前主要通过电子商务、消费者口碑传播,以及游客产地直接采购实现有效销售。

      为推广有机农产品,灵丘县引入“乡村优品发掘计划”,成为首批实施县。该计划通过贫困地区政府、高校、媒体、企业的“产学研”互动,共同打造贫困地区品质过硬、安全追溯、品牌鲜明、市场认可的优质产品,由北京丰复久信营销科技有限公司具体负责落地实施。“乡村优品发掘计划”推出“餐饮领军企业品牌+贫困地区公共品牌”联合品牌,借助品牌餐饮企业的影响力,通过“连锁餐饮消费扶贫”等餐饮领军企业走进贫困县、直接采买当地可追溯扶贫优质食材,形成销售转化。同时还为贫困地区输出品牌、输出技术、输出管理,以品牌餐饮企业的市场标准倒逼区域特色产品实现质量提升、产业升级。

      “乡村优品发掘计划”还联合知名高校通过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创新创业等方式去见证、发掘、展示、转化贫困地区的特色风土、风貌、产品,与品牌餐饮企业形成有效联动。通过主流传统媒体的报道、直播贫困县县长代言本地可追溯扶贫优质食材、美食网络红人在线制作可追溯扶贫优质食材特色菜品等宣传方式,扩大贫困县可追溯扶贫优质食材的市场影响力。另外,适时组织商超、农业批发市场及电商平台等销售渠道为贫困地区公共品牌提供产销对接,帮助打通可追溯扶贫好食材全程上行渠道。

      未来将与大城市建立合作关系,提高有机农产品影响力。下一步,灵丘各有机社区将重点通过发展CSA(社区支持农业),与大城市社区“结对子”,产地直供,以销定产,进一步扩大有机农产品的销售规模,提高影响力。

      有机社区生态宜居,打造美丽新乡村

      近年来,灵丘县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自然禀赋和人文资源,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切入点,以倡导有机健康生活、建设新型有机社区、带动就地城镇化为路径,突出试点示范,体现综合配套改革,积极探索以现代有机农业为支撑、以新社区建设为特征的就地城镇化发展道路,积极探索构建“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的乡村治理体系,统筹推进脱贫攻坚与战略实施,集中力量开展乡村环境提升工程,切实增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形成了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的新实践和生态扶贫的新途径。

      整体规划,同步实施

      农村片区规划高起点推进,把未开发建设的农村视为珍贵资源,对片区的空间、生态、产业、社会管理整体规划,发挥整体功能。同步推进有机农业生产、社区建设和脱贫致富,统筹安排空间布局、产业结构和生态环境,切实解决好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

      有机社区的核心是发挥群众的主观能动性,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共建共治共享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灵丘县通过科学编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合理布局、引导村庄产业发展,发动群众主动参与到村庄规划建设管理、垃圾污水治理、农村危房改造等工作中,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利用“共同缔造”手段,建设“整洁、舒适、安全、美丽”的农村人居环境。

      设计下乡,因村施策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因村施策,避免千村一面。在村庄建设中推行设计师驻村服务工作制度,通过反复协商,回应村民需求,唤醒村民“主人翁”意识,使其主动参与到村庄规划、建设、管理中来。邀请参加“车河国际有机农业论坛”的具有乡村建设领域丰富经验的中国台湾建筑师谢英俊团队和王磊设计工作室进行整体规划设计,选取红石塄乡上、下沿河等6个行政村和上寨镇石矾、刘庄等2个行政村,因地制宜编制设计方案,充分体现地方特点、文化特色,将田园风光、人文景观、康养产业和现代文明融于一体。

      坚持好房不拆、好景不毁、好料不弃,从各村传统的建筑、道路、围墙栏杆、农田、农具等实物中提取了砖、石、瓦、土、木五种主要元素作为设计的基本要素,将乡土元素有机融入景观中,体现出地方特色和乡土情怀,与周边场地环境融为一体。河谷地区的村庄多采用村庄周边的石材,进行村庄内部道路的铺砌和围墙的砌筑,在节省投资的同时,保持村庄原有的乡土特色风貌。

      改造过程中,通过回收利用危房拆除后的废砖旧瓦等建筑材料,变废为宝,将其用于围墙、道路等建设使用,既传承了乡土风貌特色,同时也减少了农村建筑垃圾的产生。采用“开放设计”理念,探索政府、村集体、村民、设计单位共编规划模式,动员“村民参与”村庄整治与建设工作,使村民成为村庄建设与发展的主体。2019年,上沿河村入选“全国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第一批精选试点村”。

      凝聚民力,发展共建

      建立覆盖城乡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各村都建立了垃圾集中收集点,有完善的道路清扫、保洁机制,配备了较齐全的垃圾收集设施。距离县城垃圾填埋场较近的村庄,采用村收集、乡镇转运、县集中处理的方式;距离县城垃圾填埋场较远的村庄,采用村收集,乡镇配备垃圾清运车辆定时运输到指定地点就近简易填埋的方式。全县规划建设4座生活垃圾填埋场,9座垃圾转运站,全部建成后将实现县域生活垃圾处置设施和转运设施全覆盖。

      灵丘县是省级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县,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主要采用“四分法”,即:渣土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渣土垃圾不出村就地铺路填沟,实现源头减量;有害垃圾统一收集运至县城集中处理;可回收垃圾采取激励政策,由村民或村集体统一收集运至废品回收站;其他垃圾主要运至填埋场处理;可回收垃圾由村民收集变卖。村民成为生活垃圾分类的关键环节和实施主体。

      就地消纳,循环利用

      探索种养废弃物循环利用模式。通过有机社区建设,以就地消纳、能量循环、综合利用为主线,以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并重为导向,采取政府支持、企业运营、全民参与的运作方式,探索典型种养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的综合性解决方案,逐步形成县乡村企联动、建管运行结合的长效机制。通过就地消纳养殖废弃物,有机肥还田利用,形成了“以种带养、以养促种”的种养结合循环发展模式。

      污水治理,生态宜居

      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开展生活污水治理是一个新课题,对于提升农民生活水平,提升农村宜居度具有重要意义。灵丘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采取两种模式:一是纳管处理。距离县城较近的村庄纳入县城污水管网进行处理。如武灵镇东福田村,位于县城上游2公里处,村内污水通过铺设管网接入县城污水处理厂一并处理。二是集中处理。不具备纳管处理条件的村庄通过铺设污水管网,建设小型污水处理站集中处理生活污水。污水处理站主要采取两种工艺:一种是通过生化处理,如车河有机社区、张家湾新村和上下沿河村,出水执行一级A排放标准,处理后排放或回用于农田灌溉;一种是通过湿地自然生态系统处理,如张家湾旧村,处理池表明种植景观植物。

      统筹布局,清洁能源

      农村取暖与炊用,特别是地处北部山区的农村冬季取暖一直是关系提高生活质量、解决环境污染的大问题。灵丘县坚持多措并举、综合施策、因地制宜,提高清洁能源利用率。目前,武灵镇、红石塄、东河南三乡镇包括各产业园区天然气管线基本全覆盖,铺设管道158公里,覆盖农村800户左右,采暖面积4万平方米。

      按照《灵丘县打赢蓝天保卫战2020年决战计划》重点任务,县区建成区及周边城乡接合部清洁取暖覆盖率100%,农村地区力争60%以上的目标,拟对“煤改电”“煤改气”、集中供热等覆盖不到的区域使用生物质燃料+专用炉具清洁取暖。“煤改气”2019年完成322户,改造面积2.576万平方米。“煤改电”从2016年开始,截至2019年累计完成改造4359户。集中供热从2011年开始,截至2019年累计完成改造23847户,改造面积307.44万平方米。生物质燃料+环保炉具改造完成1790户。2020年建成区计划实现煤改电2041户,生物质燃料及其他9216户。城乡接合部2020年计划实现煤改电1818户,生物质燃料及其他3745户。农村地区计划采用生物质燃料及其他实施清洁取暖改造28601户(60%以上覆盖率)。

    猜你喜欢

    无相关信息
  • 灵丘实践: “有机社区+有机农业全产业链”探索美
  • 灵丘实践: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实现生态
  • 灵丘实践:中国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可复制路径
  • 车河模式的7点探讨:希望与优化
  • 车河模式的8大价值:放大与复制
  • 车河模式的18条做法:实践与突破
  • 车河模式:全域有机农业运动的中国方案
  • 车河模式:探索生态扶贫新范本,开启乡村振兴新路
  • 主编推荐 ...
  • “保险服务乡村振兴论坛”在京举办

  • 持续打造健康家电,云米科技如何突出重围?

  • 开创历史新高 iQOO 8系列多平台全价位段销量和销售额双冠军...

  • 最新人物 ...
    滚动新闻 ...
    新闻排行 ...
  •   · 本站隶属于中國防偽碼查詢中心有限公司 注册编号∶ 1766923 China anti-counterfeiting code inquiry Centre Limited 网站备案:京ICP备13034703号-1

      · CopyRight 2008-2017,Powered By http://www.95365.org Inc.All Rights Resered QQ:824336698 邮箱:fangweima@163.com 电话:4001153315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北京网络公安 国际联网备案 北京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 本网除注明来源中国365防伪网的文章外,其他均为来源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负任何责任。

    (C)版权所有 中国防伪码查询中心     京ICP备090147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