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琦太原工业学院
国内国际经济环境发生深刻变化,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发展需求。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逐渐摆脱了传统发展模式。面对不断变化的发展环境,促成新旧动能切换,培育新的增长引擎是当务之急。
有关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的现状
关于新动能的内涵,在《关于创新管理优化服务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意见》中就曾明确,新动能更加侧重技术创新,核心要点就是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注重知识、技术、信息、数据等新生产要素的融入,因为这些生产元素是促进经济新动能增长的基础。目前新动能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新动能发展稳中向好。2022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表明,2021年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增长的比重达到18.2%,装备制造业的增长达到12.9%。可见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呈现加速释放的态势,展现了强大韧性,使大众看到了经济新动能蕴含的巨大潜能。
人才地区差异明显。从就业人数来看,不难发现人才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主要是因为东部地区有区位优势和良好的政策支持,中、西和东北地区的人才缺口依旧较大。
新动能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带动网络经济爆发式增长。2020年以来,新冠疫情的爆发使实体经济受到较大影响,但网络经济指数突飞猛进。网络经济的迅速发展,对我国经济总产值作出巨大贡献,数值达到1323.6,相比2019年的网络经济数值增长了54.8%。
关于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的实证过程
经济发展新动能是一个内容广泛的综合系统,其产生与发展需要各要素共同作用,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水平、人力资本等均为其发挥作用提供了帮助。为了对其展开更加深入的分析研究,本文选取了以下5个指标来体现新动能的推动作用,分别是高新科技产业产值、科技创新、人力资本、消费需求、资金投入。
首先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因变量选取高新科技产业产值,自变量为X1、X2、X3、X4,分别代表科技创新、人力资本、消费需求、资金投入。通过Eviews回归分析,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1 回归分析表
如上表所示,t统计量的P值小于0.05,说明通过5%的显著性检验,自变量均对被解释变量产生显著影响;可决系数接近1,说明模型拟合程度也较好。
通过相关性分析检验得出科技创新、人力资本、消费需求、资金投入这四项指标中,与高新科技产业关联度比较大的是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本;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得出资金投入对高新科技产业产值是负向推动的,即资金投入越大,高新科技产业产值越小(可能与资金投入力度不足有关,导致其对经济的推动作用还没有完全显现出来)。从表1可以看出,自变量X1、X2、X3的相关系数均为正值,说明科技创新、人力资本和消费需求能正向推动高新科技产业产值,即科技创新、人力资本和消费需求越高,高新科技产业产值越大。
从实证结果看,X1变量对因变量的回归系数为9.39,科技创新的投入每变化一单位,引起高新科技产业产值变化0.99单位,且影响值在各变量中最大,说明科技创新始终在经济发展中占据核心位置,而科技的发展离不开政府支持,大量资金投入是经济发展新动能的保障;需求活跃可以带动服务及产品升级换代、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模式,为我国经济发展质量增长增添动力;人才是主导,在人力资源方面投入足够资金,才能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栋梁,保证经济发展动能培育顺利进行。
关于培育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的对策
建构人才制度优势。经济新动能的发展离不开政府、企业、科研团队和个人的共同努力,而企业的发展则离不开人才,大量人才支撑着企业生产、管理、运输、销售、开发、检测等各个环节的正常运行,更是推动信息化、数据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推进数字信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我国应加大对互联网技术应用的普及与培训,促使大众转变观念,并提升企业对新兴技术的运用和掌控能力,运用前沿数字技术优化制造业生产的各环节,推动传统产业加快重构。
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激励机制。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性的管理机制,只有不断创新发展,企业才能形成自身的竞争优势,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从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激励机制的助力,只有企业建设良好的激励机制鼓励创新,才能促使员工不断进行深度思考,积极投入创新工作。
· 本站隶属于中國防偽碼查詢中心有限公司 注册编号∶ 1766923 China anti-counterfeiting code inquiry Centre Limited 网站备案:京ICP备13034703号-1
· CopyRight 2008-2017,Powered By http://www.95365.org Inc.All Rights Resered QQ:824336698 邮箱:fangweima@163.com 电话:4001153315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北京网络公安 国际联网备案 北京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 本网除注明来源中国365防伪网的文章外,其他均为来源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负任何责任。
(C)版权所有 中国防伪码查询中心 京ICP备090147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