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说事拉理>正文
  • 欧莱雅拟65.38亿港元收购中国面膜大王美即

  • 责任编辑: 2013-08-17 00:00:00
  • 尚有待相关部门批准,若通过将创下日化业外资收购本土品牌最大交易案

    国内日化行业再度上演本土品牌被外资收购、控股的浪潮。何建文 摄

    在日化行业发展进入趋缓期,外资巨头的收购战再度掀起。昨天,国际化妆品巨头欧莱雅宣布,将以每股6.30港元的建议收购价总价值约65.38亿港元,收购美即控股国际有限公司(简称“美即”)全部股份,该建议已获得美即董事会的支持。美即是中国面膜第一品牌,其于香港联交所上市(股票代码:1633.HK),若此项交易达成,美即控股的股票预计将从港交所退市。业内人士认为,此收购案若顺利通过,将创下我国日化行业外资收购本土品牌最大一宗收购案。欧莱雅收购美即后,在中国化妆品行业地位将进一步巩固。不过,此项收购还有待中国商务部的批准。

    收购案交易额高达65.38亿港元

    昨天,欧莱雅集团和美即控股国际有限公司发布联合公告称,欧莱雅建议透过协议计划收购后者全部股份,建议收购价为每股6.30港元,交易金额为总价值65.38亿港元(约合8.40亿美元)该建议已获得美即董事会的支持,占美即公司总股本62.3%的六位主要股东已经承诺支持欧莱雅的建议。

    “美即”品牌在中国日化行业的细分领域面膜市场拥有绝对优势的市场份额,被喻为“中国面膜第一股”。去年该公司营业额约为1.5亿欧元(折合人民币约12.2349亿),较2011年增长29%。

    “面膜是中国美容化妆品市场增长最快的领域之一,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昨天,针对此次收购事宜,欧莱雅中国公司方面表示,美即旗下的MG是中国该品类的一个领导品牌,与欧莱雅大众化妆品部旗下现有品牌可形成良好互补。该公司表示,若收购成功,“欧莱雅计划依靠美即极富才华的管理层及团队以及其自身的科学专长,利用中国研发和创新中心及在全球各地开展的前瞻性和应用研究,来致力发展这个中国品牌。”

    美即控股国际有限公司昨天也发表声明称,“加入欧莱雅集团将有助于‘美即’借助其全球的研发优势和国际化战略平台,为‘美即’品牌的进一步发展和提升提供长期有效的支持。”同时该公司也指出,“待协议计划生效后,该公司股份在联交所上市预期将会予以撤销及终止。”

    上述双方均表示,此交易的执行有待中国商务部的批准以及境外相关批准程序的完成。日化资深研究者吴志刚认为,目前欧莱雅集团在中国日化市场的份额最大达15%,该公司去年在华销售总额120亿元,若加上美即销售总额12亿左右,远远达不到垄断的市场份额,“尚触达不到我国反垄断审查的红线,此项中国日化最大一宗收购案获批可能性大。”

    本土品牌频“卖身”缘于无力再成长

    “目前在国内日化的各品类中,细分领域面膜品类成长性最快,是行业新的增长极。”昨天,吴志刚指出,日化整体行业的年增长率为10%-15%,而面膜市场的年增长率达20%-30%,作为该细分领域的冠军品牌美即去年增长率达29%。“面膜对于在这一领域弱势的外资日化企业来说,吸引力很大,故也引来欧莱雅巨资收购美即。”

    中投顾问化工行业研究员常轶智分析,美即是中国本土面膜企业中的佼佼者,典型的“白富美”;而欧莱雅近年在中国市场的经销状况有下滑迹象,但仍不失为“高帅富”。“二者的结合是典型的强强联姻,必将加速欧莱雅在中国面膜领域的布局,并对整个面膜市场造成重大冲击。”

    另一化妆品行业资深专家冯建军则认为,对于外资企业来说,在各细分领域属于“单打冠军”的本土品牌,都是它们意向收购对象。“在部分领域具有主导地位的本土品牌,不仅拥有一定的品牌知名度、市场份额,更重要的是拥有渠道,以欧莱雅收购美即案为例,欧莱雅更看重美即在国内二三四线市场的渠道。”

    记者发现,在近几年,国内日化行业又再度上演本土品牌被外资收购、控股的浪潮:今年7月,法国LV集团成为广东本土日化企业丸美(中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战略投资者,业内传LV集团控股比例达49%;今年初,强生中国以6.5亿元收购上海嗳呵母婴用品国际贸易有限公司100%股权。而此前,业内还发生丁家宜4亿美元外嫁法国香水巨头科蒂集团、德国拜尔斯道夫公司收购丝宝日化85%的股份等事例。

    吴志刚认为,本土品牌频频“卖身”外资说明这是行业规律,中国日化经过早期快速发展后开始进入成熟期,而在此阶段,行业整合、并购将频繁发生,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最终形成寡头,届时市场格局才会稳定。

    为何被收购的往往是本土品牌?吴志刚称,收购、并购本身需要庞大的资金,本土企业要么缺乏资金收购别人、壮大自己;要么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遇到发展瓶颈,不懂或没有渠道再进一步管理、扩大品牌。

    常轶智还指出,中国品牌做大做强过程中往往面临被外资巨头收购,是因为国内企业希望借助世界巨头的知名度提升销售额,实现更加宏伟的产销目标。对此,多家“卖身”、“卖股”的本土日化企业也都提到,欲借助外资使品牌进一步“高端性”和“国际化”。

    ●南方日报记者 欧志葵

    猜你喜欢

    无相关信息
  • 【易不易、难不难,只在中间颠倒颠】写给奔波在学
  • 为什么给员工涨薪后却有人辞职了
  •  一个人的成功非常关键的要素叫意志力
  • 那场大病改变了我:老板是企业的天花板   
  • 80%消费需求的产品失败了:市场调查结论要考虑缩小
  • 龙之媒书店的19年及二次创业失败:“我”局限了我
  • 越是在恐惧和焦虑弥漫时,越要心中有期望
  • 一线炮火,一把手要听得见;客户的呐喊,一把手要听
  • 主编推荐 ...
  • “保险服务乡村振兴论坛”在京举办

  • 持续打造健康家电,云米科技如何突出重围?

  • 开创历史新高 iQOO 8系列多平台全价位段销量和销售额双冠军...

  • 最新人物 ...
    滚动新闻 ...
    新闻排行 ...
  •   · 本站隶属于中國防偽碼查詢中心有限公司 注册编号∶ 1766923 China anti-counterfeiting code inquiry Centre Limited 网站备案:京ICP备13034703号-1

      · CopyRight 2008-2017,Powered By http://www.95365.org Inc.All Rights Resered QQ:824336698 邮箱:fangweima@163.com 电话:4001153315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北京网络公安 国际联网备案 北京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 本网除注明来源中国365防伪网的文章外,其他均为来源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负任何责任。

    (C)版权所有 中国防伪码查询中心     京ICP备090147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