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相顶风涨价”,减量不加价。
方便面涨价计划刚刚被相关部门叫停,康师傅部分饮料却又减量10%“瘦身”,被网友指责为“变相顶风涨价”。记者调查发现,这种“减量不加价”的隐性涨价方式,近年来频频被商家使用。(京华时报2011-4-24)
(漫画:王乃玲)
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康师傅等品牌的部分饮料减量10%隐性涨价已成既定事实。同时也暗示着,发改委此前的约谈效力,至少已被部分消解。或许,在通胀依然持续的大背景下,仅靠发改委“苦口婆心”的约谈,这样的结果应该是意料中之事。而一片“涨”声中的康师傅们“以减量应不涨”的选择,其本身所释放出的信号,更应引起我们的反思。
一方面,尽管有发改委3月份的约谈在先,康师傅等品牌还是选择了“瘦身”的隐性涨价方式,足见约谈之效的“短暂”。当然,其之所以选择减量的方式进行间接涨价,应该部分还是出于对发改委约谈的“忌惮”。但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约谈终究在厂商的涨价压力前,显得不堪一击。
细窥“约谈”,却发现很难将其定义。说是行政干预,此前发改委早已进行否定,并声明“主要是重申价格法规和政策,引导企业更好地、合理合法地行使定价自主权”;说是行市场监管之责,那么,发改委故意避开中石油、中石化等垄断程度高且涨势凶猛、连带效应大的企业,则就有点选择性监管之嫌。如是看来,所谓约谈,怎么看怎么觉得怪异,自难获得认同。而仅仅靠召集终端厂商进行谈话,却也不免带有“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意味,毕竟,产品的提价,牵连原材料、物流等诸多因素。究其一端,效果必然短促、乏力。
另一方面,无论是显性涨价,还是背地减量,所涉品牌都大打“成本上涨”牌,但抛开有无“跟风搭车涨价”的争论,自我“瘦身”的隐性涨价,却似乎背离了市场诚信规则,带有侵犯消费者知情权的嫌疑。一来,减量是背地进行,事先未告知消费者;二来,对于选择康师傅等知名商品的消费者而言,之所以选择消费,更多的是出于其品牌效应,这其中就包括了质量、分量等产品要素。所以,暗地里进行减量,有“欺客”之疑,这种手段也实在不是实力雄厚的名企业所应为。而之所以敢随意暗自变更产品属性,市场监管的孱弱和企业的法律意识淡薄应付主要责任。
从直呼涨价,到隐性“瘦身”,企业的如是行动,都再一次证明了发改委的约谈之伪,而产品无征兆的自我“减肥”,更是将了法治监管薄弱的一军。通胀已成事实,如无行之有效的宏观调控手段,市场法治不能得到重申,约谈终究只能是“画饼充饥”。如是两难下,一边是菜贱伤农,一边是物价高企的荒谬镜像只能“涛声依旧”,而伤害最深的,依然是民生。
来源:四川新闻网 作者:朱昌俊 编辑:福安
· 本站隶属于中國防偽碼查詢中心有限公司 注册编号∶ 1766923 China anti-counterfeiting code inquiry Centre Limited 网站备案:京ICP备13034703号-1
· CopyRight 2008-2017,Powered By http://www.95365.org Inc.All Rights Resered QQ:824336698 邮箱:fangweima@163.com 电话:4001153315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北京网络公安 国际联网备案 北京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 本网除注明来源中国365防伪网的文章外,其他均为来源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负任何责任。
(C)版权所有 中国防伪码查询中心 京ICP备09014703号